重要资讯


  • COVID-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-CoV-2引起的传染病。
  • SARS-CoV-2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,但不是同种病毒。
  • 在2019年12月,SARS-CoV-2首次在人类中发现,首次爆发是位于中国武汉。全球现正处于爆发期。
  • COVID-19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可以从轻症的呼吸系统症状到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死亡。
  • SARS-CoV-2病毒源于动物,早期的人类病例属动物传染病 — 病毒由动物传播到人类,但从2019年12月起,病毒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。
  • 目前关于SARS-CoV-2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模式的资讯逐渐增多。病毒通常在患者与未受感染者长时间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传播。目前学者认为SARS-CoV-2病毒的传播模式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,包括:
    • 飞沫传播
    • 接触传播
    • 接触沾有病原体的物件表面
    • 近距离的气溶胶(又称气雾,即微小颗粒)
    • 冠状病毒可以感染肠道,因此可能可以透过粪口途径传播
  • 目前,我们尚不清楚各种传播模式的相对重要性,这也是我们试图解答的一个科学问题。
  • 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相似,患者通常在出现症状的时候最具有传染性。近期,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无症状或症状还沒有出现的COVID-19患者具有传染性,因此无症状及发病前的传播对于SARS-CoV-2整体传播有一定的重要性。
  • 与其他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疾病相似,COVID-19具有广泛的临床表现。受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,或出现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,但严重者将出现并发症,其中少部分患者或因此危及生命。COVID-19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、乏力及呼吸道症状(如干咳和呼吸困难)。有些确诊病例出现肌肉疼痛、鼻塞、头痛、结膜炎、喉咙痛、腹泻、丧失味觉或嗅觉。部分确诊病例也出现肺炎。
  • 有病征的患者普遍在受感染的一至十四天后出现症状,最常见的是大概五天。
  • 目前,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感染后病情严重的风险较高。

近日数款COVID-19疫苗在数个国家于不同情况下获得批准使用(例如早期使用、紧急使用、限制中使用)并开始为民众接种。除此之外,还有其他数十款疫苗仍在研发的不同阶段中,从临床前研究至大型临床试验均有。因早期疫苗供应有限,大多数地区的医疗系统会优先为高危群组接种疫苗,包括医护人员,长者以及长期病患。

未接种疫苗的人士主要采取非药物性相关的防护措施,例如:

  • 个人防护措施
    • 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
    • 注意咳嗽礼仪
    • 佩戴外科口罩
    • 避免触碰眼、鼻、口

  • 注意环境卫生
    • 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
    • 定期检查排水管并向排水弯管(U型弯管)中加入半升水(大约每周一次),以确保去水口中存有水

  • 减少社交接触
    • 患者在家中或医院进行隔离
    • 可能受感染的人士(如已知病例的紧密接触者)应在家中或在特定的检疫场所进行隔离检疫
    • 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
    • 与他人保持距离,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士
    • 工作单位可考虑采取职员在家工作或轮班工作等措施
  • 最近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(remdesivir)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(FDA)批准作为某些COVID-19入院患者的治疗药物。目前尚无其他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COVID-19并且主要采用支援性治疗以纾缓临床症状。
  • 除瑞德西韦之外,目前也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以找出针对COVID-19的治疗方法,包括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混合使用抗病毒药物,以及使用康复者血浆治疗等。
  • 学者正在研究在世界各地的爆发和相关传播链的数据,从而提升对COVID-19的传播动态和其严重性的理解。
  • 这些研究成果將有助于实施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措施。例如,隔离和检疫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潜伏期的长短以及病毒脱落的时间。
  • 请参阅「科研进展」浏览港大公共卫生学院的COVID-19研究进展

最后更新2020年12月23日


©2020 - Coronavirus disease (COVID-19) - School of Public Health,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. All rights reserved.